省杰出青年人才——威海市中心医院杜全红 | ||||
| ||||
在从事骨显微外科、创伤骨科的临床及科研工作的13年里,威海市中心医院创伤外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杜全红以强大的实力成为省级奖项的常客,将“齐鲁卫生与健康杰出青年人才”、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山东中医药科学技术三等奖等重量级奖牌纳入囊中。多年来,为患者解除痛苦的动力始终督促着杜全红不断向前,不断突破。 治身又疗心 “不死癌症”治疗有突破 创伤性骨髓炎一直被视为创伤骨科中的“不死癌症”,致残率高,患者往往经历了很多次手术,经济负担很重。在威海市中心医院骨科学科带头人隋海明的引领下,杜全红和团队成员取得了很大突破。在这样的背景下,历经两年、做过5次手术的创伤性骨髓炎患者丛先生(化名)慕名找到杜全红。 “这名患者小腿开放骨折,在当地医院做了骨折的内固定手术,后期出现骨不连和钢板断裂后又进行手术,后来还是出现了感染。”杜全红介绍说,类似这样经历过长时间、多次手术的患者对新的治疗既要求费用低,又想要手术效果好,临床医生团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如今回头再对这个手术复盘,杜全红坦言,创伤性骨髓炎的治疗与医生的经验有很大关系。如果医生对类似的病例接触不多,只研究理论是无法取得好的治疗效果。杜全红和团队成员在十余年的时间里,先后治疗了上百例创伤性骨髓炎的患者,曾对2000 余例患者的影像资料逐一进行分析,总结提升,最终才创建了创伤性骨髓炎新的分类系统。“真的是一台台手术做下来,一个个病例研究下来,积累了很多成功、失败的经验,我们才能在遇到下一个患者时,准确给予对应的治疗方案。”杜全红感慨说,“创伤性脊髓炎与一般骨折不一样,治疗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手术一旦失败,患者心理防线承受不住,这对我们是一种挑战。” 除了技术难关外,杜全红在为患者治疗过程中,还要减轻其心理负担。患者最初求诊时身心俱疲,对治疗没有信心,有抑郁症状,甚至有截肢想法,杜全红查房时也几乎看不到患者的笑容。“与肢体重建同样重要的还有心理健康。”治疗期间,杜全红经常为患者介绍类似治疗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同时,考虑到患者对自己的病情并不一定有科学的了解,杜全红就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他的病情处于哪个阶段、哪个分型,应该采取什么手术策略、为什么采取这个治疗思路、这个手术策略之前做过多少患者、疗效如何,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充分的了解。 最终,双管齐下,杜全红和团队成员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治愈了患者骨髓炎。此后,这项技术临床挽救了很多濒临截肢的肢体,降低了患者的伤残率,使得患者能更快、更早地回归家庭和社会,而该研究成果也获得了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患者需求为动力 破除疑难解杂症 科室里的很多同事都对杜全红能够攻克一项项临床上的疑难杂症钦佩不已,对此,杜全红说动力就是患者对健康、对重新融入社会的迫切需求。走在胶东地区乃至山东省前列的超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手术,就是杜全红想患者所想的临床贡献之一。 20多岁的患者小刘(化名)幼时因药物中毒导致大脑损伤,出现腿部痉挛、无法正常行走的后遗症,他的父母很是苦恼,多年来辗转各医院也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案。而通过超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手术后,小刘的下肢功能在逐渐恢复。 “临床上我们接触了大量的下肢痉挛瘫患者,但是此前也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案。”患者有着迫切的治疗意愿,杜全红也迫切希望找到治疗方法,一次北京积水潭医院专家来医院做的超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手术帮杜全红打开了思路,“这就是众多下肢痉挛瘫患者理想的治疗手段。”在医院的支持下,杜全红前往北京学习该项技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量少、疗效可靠等优势让他看到了手术的推广前景。在杜全红考察结束回到医院后,超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手术正式开展,如今已经有数十例下肢痉挛瘫的患者接受了该项手术。 在骨创伤领域精耕了13年,杜全红接诊了很多在掌指关节平面旋转撕脱手指离断丧失功能的患者。“这些患者都很年轻,还在工厂工作,都是家里的顶梁柱,手指无法自如活动,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是非常大的损失。”在看到了很多这样患者的需求后,杜全红不服输的劲头又上来了,他要打破这一“医学禁忌”。 反复查阅国内外文献后,杜全红发现医学界确实对此没有很好的办法,大家几乎都认为在掌指关节平面旋转撕脱离断伤基本可以放弃功能恢复了。“肯定还有别的思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次偶尔查找文章时,杜全红发现很多年前的一篇治疗关节炎的文章中用到了关节成型的方法,“当时我就想是否可以借鉴过来?”想到就干,在此后遇到的一次经掌指关节离断治疗中,杜全红借鉴了文献的方法并进行了改进,患者后期功能恢复得非常好,几乎能够握拳。 多次临床治疗后,杜全红将经掌指关节旋转撕脱离断伤保留掌指关节功能的再植方法总结了经验,在《中华显微外科杂志》发表出来,希望能帮助更多的患者。 临床科研两平衡 探索脚步永不停 “在骨创伤外科领域工作了13年,我由衷地感谢求学时跟随老师走过的那些路,老师敬业、拼搏、奋进的精神始终影响着我、指引着我前进。”从山东中医药大学毕业后,杜全红始终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 杜全红的专业是显微外科,对医生的基本功要求非常严格。通常血管都非常细,手部缝合血管的手术线比人的头发丝还要细,因此吻合血管要在显微镜下进行。“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我就在老鼠尾巴的动脉上反复练习缝合。”杜全红说基本功要练到拿着手术刀、针线手不抖,显微镜下手眼能够配合到一起。显微外科手术对基本功要求扎实,同样对体力也要求高,抗饥饿能力要强。显微外科手术特点是时间长,普通手术七八个小时很正常,杜全红曾经通宵做手术。有时候他会开玩笑说,显微外科没有一个医生能成为胖子。长时间的磨砺,让杜全红越来越耐得住性子、能坐得住,“早期跟着老师就是这样干的,当学生的就觉得老师都这么拼了,我一个年轻人哪里能够落后、喊苦喊累呢。” 年轻的杜全红在成长中也会有困惑,看到其他科室一台手术一两个小时就结束了,很轻松,自己也会犹豫徘徊。但慢慢坚持下来,杜全红就发现付出的多,精神上收获也多。刻苦敬业的精神让杜全红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行业内熟悉杜全红的都知道他是一个愿意思考、善于思考、而且能将自己的思考快速付诸行动的人。紧紧围绕着临床中需要解决的难题,他白天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晚上回家查找国内外最新的文献研究。“正是因为坚持,我在临床上做了很多疑难病例,写了很多科研文章,也收获了一些重量级奖项。”在看到这些成功后,杜全红受到很大鼓舞,“临床医生做到这样,非常有成就感,累点苦点自己也觉得很值得。” 参加工作至今,杜全红取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分别在《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等国内核心期刊进行了刊登,参与的课题获得了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由于成绩突出,还被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评为“齐鲁卫生与健康杰出青年人才”。 新的一年里,杜全红带领团队又有了主攻方向,要不断完善超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手术方案,解决更多患者的困扰,点燃他们生活的新希望。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